youshi
▲北京金山岭长城。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。潘李亮摄(中经视觉)
▲游客在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观光旅游。哈尼梯田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,封山育林4000亩,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。黄晓辉摄(中经视觉)
▲青铜器修复*吕团结(中)指导徒弟在故宫文物医院修复文物。故宫将文物精心修复后展出,让文物走进人们生活,使得更多的民众领略文化遗产的魅力。王 珏摄(中经视觉)
▲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动物保护人员在与金丝猴互动。神农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,是三峡库区*大的天然绿色屏障,作为全球同纬度地区*的绿色奇迹而备受关注。刘曙松摄(中经视觉)
▲安徽黄山市黟县西递景区游人如织。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,世界文化遗产地正成为众多游客的休闲度假打卡地。吴寿宜摄(中经视觉)
7月25日,在福建福州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至此,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。这是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力证,更是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自1985年加入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以来,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一批高水平的保护、管理、监测、展示项目实施,有效改善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;《长城保护条例》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》……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,推动全国文物行业的法制化进程。
我国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借助申遗契机,多措并举实施遗产保护与环境治理,使长期困扰当地发展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。大运河申遗,提升了1011公里运河水质,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;良渚古城遗址、西湖文化景观、鼓浪屿申遗,提高了杭州、厦门城市人居环境和国际化水平;大明宫、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,赋予遗产地特色魅力,提升当地居民参与感、获得感及认同感。
文/翟天雪
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